2015年9月19-20日,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國標準化協會中醫藥標準化分會、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標準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循證醫學中心等多家單位協同舉辦的《中成藥超說明書使用循證評價》圖書編委會議暨《中醫臨床循證實踐指南》再版研討會在北京市潘家園廣西大廈圓滿落幕。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先生、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王國辰社長、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馬融教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福社長林超岱教授等多位專家出席會議。廣州萬正藥業總經理許錚弟先生和深圳朗天醫藥集團市場總監林潔女士應邀參會學習旁聽。
王永炎院士指出:70%及以上的中成藥處方出自綜合性醫院的西醫,西醫應用中成藥有著很強烈的臨床治療需求:WHO所確定的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婦兒科疾病、眼科疾病、腫瘤、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等,西醫無藥可用,唯有求助于中醫中藥;而客觀上,對于中成藥所批的適應癥卻主要是中醫癥候,西醫很難理解。因此,客觀上存在西醫大量使用中成藥和不規范使用中成藥的情況。另外,中藥作用靶點多,臨床治療范圍相對廣泛,也客觀上存在超說明書應用的需求和藥理學基礎。因此,應出臺“中成藥用藥規范”來指導西醫規范應用中成藥;從廠家層面,應加強中藥的循證醫學研究、安全性研究和進行產業升級,提高中醫藥整體質量水平,使藥物發揮更好療效、適應癥更有針對性;在中醫醫療層面,我們需要重磅的人才引進,包括“三高四特”和共識療效,“三高”是指高技術含量、高知名度、高銷售額,“四特”是指特效、特色、特別攜帶方便、特別服用方便,共識療效是指品種的臨床療效中醫認可。只有醫、產、學、研、資各環節通力協作,才能打造出中藥大品種。
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馬融院長分享了“中成藥臨床合理用藥管理”,馬融院長認為:醫學是一門實踐科學,藥品說明書的適應癥和用法的更新滯后于醫學實踐的發展,藥品說明書的注冊信息不能涵蓋所有的藥物治療作用,造成當前許多藥品說明書信息嚴重不足、欠缺規范,而合理的超說明書用藥解決了臨床治療中的許多難題,成為某些特殊人群、疾病有效治療的重要手段,因此不問情由地完全禁止超說明書用藥是不合理的。但是,盡管存在一定的用藥需求和臨床價值,超說明書用藥并未得到國家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由于當前醫患關系緊張,超說明書用藥往往成為醫療糾紛的導火線,也往往成為司法鑒定中認為醫生用藥過錯的依據。因此,對于超說明書用藥應進行科學管理,基于使患者獲得最大化利益的出發點,通過科學合理的循證評價、結合專家共識,嚴格評價品種超說明書使用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必要性與合理性,嚴禁缺乏科學依據地超說明書用藥。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循證醫學與臨床流行病學中心/教研室主任---李幼平教授分享的題目是“中成藥循證醫學證據積累”。她指出:難治性咳嗽等西醫無計可施或療效不佳的多種疾病,是中醫中藥的機會,要指導臨床規范使用中成藥,應注意臨床證據的收集與評價,從而合法(遵循說明書用藥)、合理(遵循臨床實踐指南)、循證(檢索評價證據)用藥。
另外,天津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主任---宋立剛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商洪才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謝雁鳴研究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高穎教授、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史錄文教授等著名專家也蒞臨會場,分別分享了中藥注射液不良反應與安全性評價、中醫內科疾病(證候)評價方法、中成藥上市后再評價研究體系建設、中醫臨床診療指南與臨床路徑管理體系建設和中成藥藥物經濟評價等內容。
本次會議中成立了“中成藥臨床合理用藥叢書編寫專家指導委員會”,與會專家們就藥品超說明書使用的科學管理達成一致認識,并拉開了編纂《中成藥超說明書使用循證評價》圖書的帷幕。
由廣州萬正藥業生產朗天醫藥集團代理的溫陽補腎現代中藥喘可治注射液,由淫羊藿和巴戟天2味名貴中藥材組成。大量循證醫學證據證實喘可治注射液具有溫陽補腎,平喘止咳,有抗過敏、增強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功能,同時具有類激素樣作用,增加內源性激素分泌,增加激素受體合成,增強激素的抗炎作用,并減少激素撤藥時的副作用。喘可治臨床應用近20年,臨床應用證實喘可治可有效治療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COPD、急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咳嗽、肺癌等疾病。霧化吸入喘可治療效更為顯著且安全。